贷款审计
什么是贷款审计?
如今,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,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因而,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,遇到需要向银行申请“贷款”的情况也越来越多。这时,就需要按要求进行贷款审计。所谓贷款审计,其是指提供给银行,作为审查企业是否具备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,以及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。
审计所需资料清单
一、财务类资料
1..会计报表及附注
2.全部账目
3.会计凭证
4.科目余额表 (1级至末级的期初、期末和累计发生额)
5.银行存款对账单、余额调节表 (全部银行存款对账单)
6.房屋、车辆产权证明
7.长短期投资,投资协议、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、被投资单位会计报表(截止会计报表日的被投资单位经审计会计报表)
8.长短期借款合同,抵押担保资料
9.固定资产盘点表 (标明固定资产各称、规格、数量、原值、预计残值、使用年限、折旧额、净值)
10.存货盘点表 (截止会计报表日的盘点表,标明存货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单价、总金额)
11.纳税申报表及缴款书 (所有税种全年纳税资料)
12.发票使用情况汇总表 (领购票号、金额;已使用的票号、金额;剩余的票号、金额)
二、备查类资料
1.营业执照(工商)
2.税务登记证(国税、地税)
3.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(质量监督局)
4.纳税鉴定文件 (国税、地税)
5.公司章程、协议 (工商备案)
6.设立、变更验资报告
7.以前年度审计报告
8.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
9.单位组织结构框架图
10.股东会、董事会重大决议等文件
11.房屋租赁协议
以上为贷款审计所需准备的相关材料。那么,进行贷款审计,需要注意的问题又有哪些呢?其主要有三点:
(1)在审计正常贷款获取并审阅其余额积数表时,审计人员应关注重复出现的借款人及相关联的借款人。这是因为,为了完成某些经济指标,有些商业银行通过多次更换借据,将不良贷款从形式上变成正常贷款并计算利息;有些商业银行采用借新还旧形式,造成虚假还贷还息现象。
(2)在审计正常贷款时,审计人员应关注其是否属于委托贷款。通常情况下,商业银行对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,不确认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,因此风险较小。但有的商业银行出于种种目的,将委托贷款在正常贷款中列示,并按期计提利息。
(3)在审计拆放同业时,审计人员应关注其借款人。这是由于,有时商业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贷款的金额,从而减少计提贷款呆账准备,将不良贷款在“拆放同业”中列示。因此,审计人员在审计拆放同业时,应获取金融机构的“对账单”,并关注其拆放同业对象是否为金融机构;同时注意其拆借期限是否超过有关规定。
以上为贷款审计所需材料和相关注意事项,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点击咨询按钮或拨打 400-887-6660 进行咨询